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培训市场 >> 正文

培训市场

收费近万元却常常食言 高考“保过班”真不靠谱
江苏消费网 (2013-05-1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姚红珍 周柳明本报记者 朱 海 文/摄
  在江西南昌,每年高考将至,各种所谓的“保过班”、“确保班”就粉墨登场。所谓的“保过”或许只是一个幌子。本报江西记者站近日就接到南昌市民江女士的投诉,称其两年前花9800元钱把儿子送进了南昌博雅艺术高中的“保过班”,结果孩子不但没如约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至今连钱也还没退回来。

“不过”难退款

  2011年暑期,江女士的儿子小刘即将上高三。孩子想考播音主持专业,于是江女士打算找个专业培训机构帮孩子突击培训一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江女士看到了南昌博雅艺术高中的宣传资料,称“该校考取二本率100%,并可以书面签约确保过二本”。“当时我一下就心动了。”江女士告诉记者,2011年8月6日,她与南昌博雅艺术高中签订了一份“冲刺班入学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包括“校方保证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后,通过国家相关考试,考取二本以上专业合格证,未取得合格证的100%退款”。
  签订协议后,江女士交了9800元钱,让儿子在南昌博雅艺术高中开始了为期4个半月的学习。2012年年初,其子参加了当年的播音专业考试,但却没有取得二本以上专业合格证。
  江女士于是根据协议找到校方要求退款。然而,交款容易退款难。校方先是要求江女士开具其子没考取二本以上专业合格证的证明,然后再让班主任、校长签字,接着又要求江女士提供母子俩的身份证复印件……折腾了好多趟,总算备齐了材料。对方最后又称,不能付现金,只能通过银行转账。江女士递交了账号,却至今没有收到退款。“后来再去找学校,门卫都不让进大门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江女士还向记者展示了其手机上储存的南昌博雅艺术高中董事长赵某于2012年12月13日回复的“同意退款”的短信。
  江女士说,和他儿子同班的同学中有不少也没考取二本以上专业合格证。“一年多来,我们这些家长都被折腾得心力交瘁了。家在外地的学生家长,为了退款,路费都不知道花费了多少。”
  在江女士提供的入学协议书上,记者看到上面盖有南昌博雅艺术高中的公章,并附有学校负责人邹瑞华的签名。4月13日,记者拨打了邹瑞华的电话,邹瑞华说了一句“自己早已离开学校,此事跟我没关系”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又拨通了南昌博雅艺术高中董事长赵某的电话,对方一听说是记者,便立即挂了电话。

“保过班”不少

  2013年4月8日中午,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来到位于南昌市三经路的南昌博雅艺术高中进行暗访。听说“孩子要考艺术班,想到学校学习”时,该校接待办的熊主任说,“我们学校升二本率百分之百,来学校学习前要先测试,不好的还不收呢”。当记者“遗憾”地说“孩子成绩比较差”并佯装要离开时,熊主任却马上改口:“没问题,到这里学习后应该可以达到二本合格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昌市不少课外培训机构都推出了类似的“保过班”、“确保班”。
  4月11日下午,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来到南昌市南京东路129号的九州教育大楼进行暗访,一位姓刘的老师接待了记者。听说记者的孩子打算考艺术类,刘老师说:“签二本是学校的底线,协议分两个,一个协议是确保拿到艺术考试二本合格证的,另一个协议确保文化考试达到二本分数线。两个都签,大约要交三四万元。”
  随后,刘老师安排另一位老师带记者参观教室。记者发现,有不少教室正在上课,那位老师称“那些都是签约确保二本的文化全托班”。在走廊上,记者发现了学校张贴的《关于2013年目标班停招小班限额招生的通知》,内容为“由于目前我校艺术生报名较多,校园承载压力过大,为了保证质量……暂时停止招生计划(含保过班、确保班)”。此时,一位路过的学生听到记者正在和那位老师聊“确保班”一事,小声地对记者说了一句“千万别报”就离开了。
  4月12日,记者又来到位于南昌市子固路上的戴氏教育中高考学校。在学校前台,记者随手拿起一张宣传单,上面赫然写着“分数签约、名次签约、名校签约”的字样。一走上二楼,便看到一张宣传海报,上面写着“签约承诺,单科提高20-50分,全科提高80-220分,不达目标,按协议退款”的字样。
  记者近日还在南昌本地网站上进行了相关搜索,发现大量民营教育培训机构发布的“确保过二本线”的宣传信息。如地宝网上发布一条某机构发布的“确保二本争一本”的广告,宣称“签约确保2013年过文、理二本线——未过退还学费”。

宣传不可信

  针对“保过班”、“确保班”泛滥的现象,教育部国家督学、江西省教育学会会长王占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民营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定位就是错误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提升学生素质,增长文化知识,而不是办这种功利性非常强的‘确保班’。更何况,这种高价‘确保班’并不能真的确保什么,只不过宣传噱头而已。”王占铭提醒广大学生家长,不要报考此类培训班,否则不仅浪费金钱,还耽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江西明实律师事务所张海水律师对记者说,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所谓“保过”、“确保”之类的协议,把孩子的前途和希望寄托在完全不符合常理的一纸协议上,最终只能是自讨苦吃。因为不管是哪个专业的培训班,绝对不可能像其描述的那样“保过”,而协议里所说的“不过退款”,往往是商家的空头承诺,真到了要退款的时候,往往会困难重重。

编辑:胡婕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